你没见过的花鸟虫鱼,视觉盛宴!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张聿光:(1885~1968)字鹤苍头,别号冶欧斋主。浙江绍兴人。著名美术家、画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张聿光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。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







张聿光:(1885~1968)字鹤苍头,别号冶欧斋主。浙江绍兴人。著名美术家、画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张聿光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。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美协上海分会理事、上海市文史馆馆员。传世作品有《黄山云海图》、《孔雀图》(藏上海中国画院)。出版有《聿光画集》二集(1935年)。



为了充实对西洋画的知识技巧,于1920年时在沪随法国画家吕陶夫为师,学了三年铅笔画、水彩画、油画及解剖学。其间曾游学日本各地观摩他们的艺术。1922年时又随俄国画家浦特哥斯基学西洋画。因为西洋画有其科学基础,对于后来从事国画有帮助。

他最早实验绘画用的现代颜料,而现在有谁知道颜料和张聿光的关系呢?

上海的讽刺画、漫画最早见之于日本报纸。张聿光画漫画是光绪末年开始于《新闻报》,这是一张反清的报纸。他用的笔名是“冶”字。


他对现代舞台美术有变革和创造,而在民国时期,陈定山说当时人们就数典忘祖了;





1912年刘海粟与张聿光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,后来叫上海美术学校,邀张聿光当校长,时年27岁,刘17岁。张聿光因无空,主要去授课,校务工作由刘海粟、丁悚、王济远等去做。此后他逐渐脱离上海美专由刘海粟担任该校校长。





张聿光为早期西洋画先端,土山湾有其身影,绘画在南洋劝业会展出并获奖,历史材料存世极少,后人对他几乎一无所知。
光绪末年绅商姚伯欣在十六铺开办“新舞台”,开头请日本人画布景,但他们不懂中国特点,有些布景画得不真实配不好。张聿光就开始画了第一场布景是个书房,开场之后观众叫好称赞不已,有的说“这是谁画的,可不能把他放走!”


宣统年间宣传革命的报纸有《民呼》、《民吁》、《民立》,是由于右任、邵力子、戴季陶、杨千里编办,邀他担任漫画记者。
从事绘画美术工作对于颜料画笔都是必需品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这些尤其缺乏,靠国外进口也不便。1918年时,张聿光和几个朋友办“六合公司”做方块水彩色及画笔,因不善经营一年多便停办了。








文章来源:《现代电影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dyjs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8/393.html